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数字经济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也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开展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效评价,挖掘一批发展典型,有利于带动更多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飞跃,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了更大力量。具体表现在:
一是 TOP500 上榜名单相对稳定,企业整体发展韧性较强。从上榜名单看,448 家为连续入榜企业,52 家为新入榜企业,TOP500 变动率10.4%,新入榜企业多分布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数企 500”指数看,2023 年一至四季度综合指数分别为 100、102.8、100.4、102.0,季度指数呈现“N 型”波动,彰显了数字经济企业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的强大韧性。
二是 TOP500 企业向新而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激活发展新动能。运用新兴技术推动产品转型、产线升级是 TOP500 企业业务增长的主要源泉。能源电子、智能消费电子等高端电子市场回暖,拉动 123 家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累计实现营收 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6%。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通过布局云服务、算力、数据中心等新兴业务打造新增长点。To B、大模型和出海成为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转型“新三样”,11 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同比增加 2 家。
三是企业营收规模保持增长态势,国有企业、非上市企业表现亮眼。TOP500 营收总额达到 64.6 万亿,同比增长 6.8%;平均营收 1291.5 亿元,同比增长 6.7%;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 137 家,净增 2 家;万亿级企业 8 家,净增 1 家。国有企业平均营收 2025.2 亿元,同比增长 2.8%,是 TOP500 平均营收的 1.6 倍。非上市企业平均营收 3542.0 亿元,同比增长 24%,对上市企业的领先优势由 3.1 倍扩大到 3.6 倍。
四是上市企业上榜数量优势扩大,企业总市值有所下降。2023 年TOP500 榜单新增 15 家上市企业,上市企业在 TOP500 企业的占比由上一年度 85.4% 提升至 88.4%。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扰动,资本市场整体表现承压,企业市值有所回调。TOP500 企业总市值 84.8 万亿,平均市值 1695.7 亿元,较上一年度均同比下降 4.8%。
五是企业研发费用保持“万亿”规模,创新成果保持较高占比。TOP500 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约 13633.3 亿元,占我国当年 R&D 经费支出的 40%,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TOP500 企业共拥有发明专利总数约
77.3 万件,约占我国同年发明专利有效量的 18.4%,TOP500 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较强的创新支撑作用。
六是 TOP500 企业经营效率有所提升,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继续领先。TOP500 企业平均成本利润率和平均成本净利润率为 12.4%、10.8%,较上一年度分别提高 0.9、1.1 个百分点,企业降成本成效显现。上市企业质量效益继续领先,2023 年 TOP500 榜单中上市企业平均成本利润率、成本净利率、收入利润率、收入净利率均高于同期 A 股主板上市公司平均值。
七是 TOP500 企业区域“梯次发展”分布格局稳定,东部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TOP500 企业分布依旧呈“东 - 中 - 西 - 东北”梯次递减,其中,东部地区上榜企业达到 425 家,较上一年度增加 7 家,占比高达 85.0%。中部地区 36 家,较上一年度减少 5 家;西部地区 29 家,较上一年度减少 2 家;东北地区 10 家,企业数量与上一年度持平。京粤沪浙苏闽稳居前六,入围企业共计 388 家。北京 140 家企业上榜,依旧是全国唯一数量过百的城市。
去年,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北京首次发布了《数字经济企业评价标准》《2022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报告》及“数字经济企业 TOP500 发展指数”。本报告在延续去年对我国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态势量化分析基础上,首次研究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探析数字经济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