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中,央国企及一些大型集团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正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深度挖掘与整合内部资源,一批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业务的“数科公司”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目前数量已突破五百家大关,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潜力。
一、数科公司的兴起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央国企及一些大型集团企业,面对这一历史机遇,纷纷调整战略方向,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数科公司的诞生,正是这一战略转型的生动实践,它们承载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希望与梦想,致力于在数字经济领域开辟新的天地。
二、数科公司的市场表现
这些“自立门户”的数科公司,在外部市场展现出了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它们不仅服务于母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还积极拓展外部市场,与各类企业和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数字经济的无限可能。数科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面临的挑战
然而,数科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作为企业内部孕育出的新兴力量,数科公司往往面临着定位不清、资源有限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持技术创新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是数科公司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四、借鉴欧洲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数科公司发展之路
探索欧洲的信息过程,这些众多大型企业集团所热衷设立的“数科公司”,实则是欧洲大型企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已尝试过的模式。这些数科公司的设立初衷与欧洲企业当时相似,旨在将内部IT部门独立,以更专业的姿态服务于集团内部及外部市场,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这一模式并非对所有企业都适用。
回溯历史,欧洲大型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踏上了这条道路。然而,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并非其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因此,这些企业内部的数科公司最终多被惠普、德国电信(T-Systems)、源讯(Atos Origin)等专业IT服务提供商收购,企业本身则更加聚焦于其核心业务的发展。这些欧洲IT服务巨头,许多在2000年左右便已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IT服务行业的先驱,我亦有幸见证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兴衰起伏。
以德国为例,早在1983年,大众汽车便前瞻性地成立了“大众数据处理系统有限公司”(后更名为gedas GmbH),专注于为汽车及制造业提供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然而,随着市场变迁,gedas最终于2005年被T-Systems收购。同样,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在90年代设立的Debis InterServices(简称debis),虽一度成为欧洲IT服务领域的佼佼者,但在与克莱斯勒合并后逐步剥离服务业务,debis于2004年关闭。其IT服务分支Debis Systemhaus(dSH)在被T-Systems吸纳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IT服务提供商,其发展历程深刻反映了企业IT服务部门独立与整合的复杂路径。
此外,蒂森克虏伯的Triaton、西门子的SIS等案例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Triaton作为SAP系统咨询与实施的佼佼者,在2004年被惠普收购,增强了惠普在SAP咨询服务领域的竞争力。而西门子SIS的演变,直至被Atos Origin收购,则展示了跨国IT服务市场的深度整合与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Atos Origin的前身之一,可追溯至飞利浦内部IT部门的独立与发展,这一历程再次证明了企业IT服务部门独立与合并的全球性趋势。
当前,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性企业包括央国企的数科公司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国大企业集团的Gedas、debis、Triaton、SBS、Origin正方兴未艾,搞得如火如荼。理想很丰满、现状很骨感,目前数科公司正处于着内部服务不满意,外面又赚不到钱的尴尬境地。面临着内部服务满意度不高与外部市场拓展困难的双重挑战。这不禁让人反思,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中国企业亦需经历? 哪些所谓的“数科公司”唯有在不断探索与调整中,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
回顾欧洲大型企业在90年代对“数科公司”的尝试,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经验。欧洲企业的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业务并非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设立数科公司时需谨慎评估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企业还需注重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对于国内的数科公司而言,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适合国内国情的数科公司发展之路。在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加强与母公司及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认清现状,明确挑战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部分传统企业面临着生存艰难、数字化建设进入“低迷期”的困境,降本增效已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这一趋势对于企业内部的“数科公司”而言,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从缩减预算到维持现状,再到团队优化,数科公司的经历仿佛坐上了过山车,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剧烈变化。更为严峻的是,部分企业高层开始质疑数科公司的存在价值,因其未能直接创造外部收入,成为了降本增效目标下的“牺牲品”。
2、剖析原因,定位尴尬
数科公司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根源在于其尴尬的定位与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定位模糊:数科公司往往由信息部门升级而来,但在转型为公司后,其角色定位却模糊不清。企业高层未能明确其是应以内部数字化赋能为主,还是应向外拓展市场。这种定位上的模糊导致了内部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对外经营又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
财务收支困局:受规模及管理成本的制约,数科公司通常不具备独立的财务体系,依赖集团“输血”维持运营。没有外部收入,难以实现财务自由,进而影响了在集团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价值体现难题:数科公司的价值难以被直观量化,尤其是当企业高层以盈收为唯一衡量标准时。内部服务被视为“白嫖”,即便签订合同也多为形式,导致账面亏损,价值无法有效呈现。
3、应对策略,破局重生
数科公司在降本增效大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借鉴欧洲大型企业90年代“数科公司”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策略,以助力数科公司明确方向、突破困境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3.1 精准定位信息技术角色
首先,数科公司需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虽是关键支撑,但非核心竞争业务。因此,数科公司应聚焦于如何高效、安全地服务于企业的核心业务,而非盲目追求独立商业化。通过与企业战略的紧密对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信息技术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
3.2 强化市场化运作与专业化服务
在市场化浪潮中,数科公司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营销策略,以应对外部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坚持专业化服务路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内外部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树立品牌形象,赢得市场认可。
3.3 深化整合与协同效应
内部整合方面,数科公司应加强与集团内各子公司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势互补。此外,积极寻求外部合作机会,与行业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探索市场新机遇,拓宽业务边界,实现共赢发展。
3.4 明确核心价值与内部定位
与企业高层深入沟通,共同明确数科公司的核心价值与内部定位。这包括但不限于:是专注于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还是兼顾外部市场拓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为数科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 优化财务结构,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探索多元化的财务来源,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等手段提升内部价值,争取更多的内部支持和资源投入。同时,加快构建独立的财务体系,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减少对集团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3.6 强化价值传播与认同构建
加强内部沟通与宣传,通过实际案例、成果展示等方式,让企业各层级深刻理解数科公司的价值所在。构建广泛的价值认同体系,提升员工对数科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7 拓展外部市场,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确保内部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外部市场机会。通过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制定科学的市场推广策略,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8 重视团队建设与能力提升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数科公司应加大对人才队伍的投入,引进和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市场敏锐度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9 平衡风险与机遇
在设立和发展数科公司的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评估潜在风险与机遇。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数科公司的稳健发展。同时,积极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推动数科公司不断创新突破,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结束语
综之,中国大企业集团在设立数科公司时,应充分借鉴欧洲企业的历史经验,认清信息技术及其内部定位、优化财务结构、加强市场化运作与专业化服务、实现整合与协同效应,并全面评估风险与机遇。面对困境,既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又需要积极地寻求破解之道。同时,企业高层也应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深刻内涵,给予数科公司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数科公司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