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库管理在很多企业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出入库管理方式是不是真的高效呢?传统的方式可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容易出错。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扫码出入库系统逐渐成为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制作扫码出入库系统的经验。我也来讲一讲,怎么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做出一套扫码出入库系统。

01 传统出入库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数据不准确

在传统的出入库管理中,通常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工作人员需要手动记录产品的名称、数量、批次等信息,这一过程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例如,手写数字可能不清晰,导致数据录入错误;或者在记录过程中出现遗漏、重复等情况。

此外,不同的工作人员可能有不同的记录习惯,这也会增加数据的不一致性。这些不准确的数据会影响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导致库存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决策。

(二)效率低下

传统的出入库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工作人员需要逐一核对产品信息,进行记录和统计。对于体积小、数量大的产品来说,这一过程非常繁琐和耗时。

而且,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人为失误,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传统的出入库管理方式通常需要多个环节的协作,如仓库管理员、搬运工、数据录入员等,这也会增加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难以追溯

传统的出入库管理方式很难实现对产品的追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客户投诉,很难快速准确地确定问题产品的来源和流向。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还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食品行业中,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无法追溯到问题产品的生产批次和供应商,就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02 主要的实现思路

1.产品信息导入:建立产品数据表,录入产品具体信息及产品编码。

2.产品二维码制作&打印:通过打印模板制作带产品信息二维码的标识牌,打印后张贴至具体的产品外包装上。

3.配置扫码功能:出入库表单中的出入库产品明细添加单行文本字段,并开启扫码功能,扫码后设置数据联动,联动产品信息表中的产品具体信息。

4.手机扫码出入库:仓库管理员登录系统,进入到出入库管理表单,直接扫描产品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快速录入产品信息,完成出入库操作。

【预期效果】

仓管员通过手机登录出入库表单界面,直接扫描产品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即可联动出需要出入库的产品具体信息(支持连续扫码)。根据实际情况录入产品的出入库数量,即可快速完成产品出入库操作。

03 具体实现步骤

(一)导入产品信息

1.建立产品信息基础表

根据产品信息结构设计产品基础信息表:

2.导入产品基信息设计完表单后,可通过 Excel 导入原始产品数据:

(二)制作产品标识牌

1.设置打印模板

进入产品信息表,可以在「扩展功能 >> 打印模板」处设置产品的二维码标识牌。如下图所示,点击「编辑」可查看具体设置:

标识牌制作的核心要点就是将产品的唯一性编码,即产品编码制作进打印模板中:

2.打印产品标识牌

系统管理员勾选需要打印标识的产品数据,根据刚刚设置的打印模板进行产品标识牌的打印:

标识牌的预览效果如下图所示:

(三)配置扫码功能

1.设置产品出入库表

设置产品出入库表,确定出入库需要记录的数据信息,以入库单的设计为例:

2.配置单行文本扫码

产品入库明细中的「产品编码」通过 单行文本 录入,并开启「扫码输入」的功能。

3.设置数据联动

对产品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信息配置数据联动,联动逻辑为通过扫码得出的产品编码自动联动出产品信息表中对应的产品数据。如下图所示:

(四)手机扫码出入库

仓管员登录到需要进行出入库操作的表单:

通过手机扫描产品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后,即可自动联动出产品对应的基本信息:

Q:二维码制作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在二维码制作过程中,仅对产品相关的必要信息进行编码,不涉及敏感信息。对于涉及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的产品管理,可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密,如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传输和存储进行保护,同时限制对二维码生成和管理环节的访问权限。

Q:除了文中提到的字段,是否可以根据企业特殊需求自定义添加其他字段?

可以的,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特殊需求在出入库表单中自定义添加其他字段,如产品的特殊属性、运输要求等。在系统设计时,可以预留相应的接口或配置功能,方便企业自行设置和管理这些自定义字段。

Q:本地部署和云端部署在成本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区别?

本地部署需要企业自己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前期硬件成本较高,还需要配备专业的 IT 人员进行维护,包括服务器的日常管理、网络维护、数据备份等,人力成本也较高。但数据存储在企业内部,安全性相对较高。

云端部署则只需按使用量付费,无需购买硬件设备,企业只需使用终端设备访问系统即可,维护成本较低,但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云服务费用,长期来看,如果企业数据量和使用量较大,成本可能会增加,同时需要考虑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安全措施和隐私政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