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的必答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自身蜕变和蝶变的过程。但具体怎么做?如何做?需要对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有个清楚的认知后,谋定才可以后动。很多传统的企业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一些先驱者已经开始了转型,但是80%的数字化转型都以失败告终。

今天,让我们站在数据产品经理的视角,更加通俗和直观地解释下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因内外部环境变迁让当下企业收钱越来越难,多种因素驱动企业进行经营方式转型。

 

当前时代,正面临多重经济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挑战。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普及已近饱和状态,市场增量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加剧,新生人口数量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持续减少,加之新冠疫情的全球冲击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整体经济环境虽未陷入全面萧条,但无疑正处于一个相对艰难的“寒冬期”。

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展现出强烈的导向作用。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数据中心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标志着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之一。特别是疫情之后,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并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更是率先垂范,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队。同时,数字城市、数字政府等概念深入人心,各类“一网通办”项目迅速兴起,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改善民生福祉,进一步激发社会经济的活力与潜力。

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深入改造其业务流程、运营模式、产品服务以及组织结构,从而创造新的价值主张、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企业战略、文化、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的全面变革。

简而言之,在面临挑战与资源紧缩的环境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既寻求增长(开源)又控制成本(节流)的关键手段。通过重新审视和优化现有业务流程,企业能够识别并减少在各个环节中的人力成本和其他可变成本。

例如,在零售行业,传统库存管理方法的低效导致了库存积压和高昂的仓储成本。数字化转型则允许企业采用精确的库存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来优化库存水平,从而显著降低库存成本。类似地,这种细致的成本控制策略也应被应用于物流、产品研发等其他业务领域,通过逐一梳理和优化流程,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举个例子,有一个机械制造厂,主要是用车床机器生产一些汽车所需要的零部件。但是机器嘛,运行了几年总会出现各自各样的故障。一般来说,出了故障,会导致次品率提升。但如果设备可以正常运转,就需要到质检环节才能发现,此时打电话给机器厂家售后,厂家安排维修工单,最好的情况是师傅到了之后,当天可以修好,但从故障到恢复至少需要2天。比较糟糕的情况是,师傅到了现场一通监测,发现零部件坏了,还需要再调货,一周过去了。对于制造业,机器停产一方面会带来机器闲置的成本,如果影响交付周期可能会导致订单积压和违约风险。

数字化转型可以做什么呢?首先,通过传感器采集机器运行的各种参数,然后,对机器运转的健康度进行监控,一旦参数异常即触发预警,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停止生产,避免原材料浪费。而且,运行的参数也可以传递给厂家售后,厂家远程即可指导修复或者找到解决方案,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机器闲置的窗口期。

三、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阶段

数字化转型的范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数字化或者说叫做信息化,主要是把一些线下的低效的业务过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比如前面的例子当中,将设备运行的参数数据进行采集,而不是依赖于人工现场勘察诊断。再比如,过去一些商品补货需要手动记录清单,数字化之后可以在系统内完成,减少人为错误和信息传递失真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数据化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在于充分挖掘和应用数字化过程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以数据为驱动力量,优化决策过程。通过实现业务经营过程的指标化与可视化管理,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洞察市场动态与用户需求,进而对用户群体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层。

第三个阶段则是智能化飞跃,它与数据化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化的自主性与高效性。在智能化阶段,企业不再仅仅依赖于人工去分析和利用数据,而是借助AI技术的强大能力,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与决策优化。AI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能够减少人为干预,自主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任务,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决策速度与精准度。不仅极大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更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

四、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

1、确立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核心地位

数字化转型战略是企业迈向数字化未来的指南针,其重要性不亚于公司的使命与愿景。缺乏明确的战略蓝图和清晰目标,数字化转型往往沦为空谈,团队成员可能陷入迷茫,行动迟缓,甚至像无头苍蝇般四处碰壁,无法深入。因此,企业需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携手内部各部门及外部专家,深入剖析现有业务流程,精心绘制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同时,应选取那些见效迅速、易于实施的场景作为切入点,让组织成员亲身体验数字化的成效,逐步构建起以数据为驱动的企业文化,为全面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2、文化:数字化转型的隐形推手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企业文化的支撑。若仅有战略和人才,而缺乏数字化、数据化的文化氛围,转型之路必将坎坷。试想,若管理工作汇报均需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这将自然激发全公司对数据的渴求与重视,推动数据收集、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反之,若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其价值便难以彰显,转型的深入与持久也将成为空谈。因此,培育并强化数字化文化,是确保转型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

3、技术与产品:数字化转型的双轮驱动

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在于技术与产品的双轮驱动。首先,数字化作为转型的第一步,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信息化基础,以便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高效存储与智能分析。这离不开数据开发能力、算法与AI技术的有力支撑。其次,高效的数据产品能够显著提升数据从开发到应用的转化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选择数据产品时,不必拘泥于自主研发,适时引入成熟的BI(商业智能)或CDP(数据管理平台)等外部解决方案,或许能更快地看到成效,推动转型步伐的加快。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之下,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企业顺应时代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唯有立于时代潮头,敏锐捕捉转型契机,清晰界定转型愿景,并积极寻求并巩固与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奠定企业数字转型的坚实基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