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司正式开工,我也尝试了一周远程办公,从个人感受讲,我感觉这周的工作效率以及和团队同事沟通,比在公司的时候更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基于TAPD(Tencent Agile Product Developmetn)进行了更好的工作协作和沟通,这里不是为这个工具宣传,因为类似工具很多。我重点想说的是,我们歪打正着地使用了一些TAPD背后的原理,而核心就是Agile(敏捷)。
以前也听过“敏捷开发”的名字,并认为是互联网软件行业用的方法,和我关系不大。出于好奇,我阅读了一本相关的书籍《敏捷革命》,觉得挺受启发,分享与你 。
这本书的作者是杰夫.萨瑟兰,Scrum公司(专门传授敏捷开发方法)的联合创始人,应该算是这套方法大神级人物。他的经历也非常传奇,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作为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完成过100多次飞越北部越南的作战任务,退役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于1972年获得统计学硕士学位,又于1980年获得科罗拉多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他先后担任了11家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官,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于200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Scrum,提供Scrum管理方法的培训服务。本书就是作者基于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总结形成的关于敏捷开发的系统性的总结。
本文会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什么是Scrum或敏捷开发?为什么它会有效?如何应用它提供我们的工效率和价值?
1 敏捷开发
1.1 瀑布开发VS敏捷开发
作者在书中提到,开发方式常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瀑布式,一种是Scrum式(敏捷式)。所谓的瀑布式就是它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它像一个瀑布一样,一层一层的泄而下,也就是在项目启动后,收集所有的需求,后规划一整套能够满足所有需求的系统,通过复杂的图表(如常见的甘特图)的方式,规定项目中的每个步骤、每个里程碑事件以及每个交付日期都详细列出来,然后按照这个计划去执行就好了。
对于一个持续几年的大项目,常常需要好几个月规划所有的细节,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的疏漏,不会超出预算,而且每件事情都按计划完成,这种方式很具有诱惑力,因为它让项目看上去很可控。但问题是,这种美好的设想,常常不会成为现实,因为常常高估了自己的预测能力,低估了外在潜在的变化和风险,比如书中提到法国沙塔尔大教堂用了57年才建成,如果在建教堂才开始,石匠肯定说最多25年,15年就建好了。
如果你觉得建设大教堂的例子不具备说服力,作者还提到书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时联邦调查调查局,它2005年宣布了一个名为"哨兵计划"的项目,而承担方是著名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他们吸取了过往类似项目当中的教训,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预算4.5亿美元,在2009年全面投入使用。而实际情况是,2010年3月,这个项目已经花掉了4.05亿的开发经费,但开发进度只完成了一半,而且时间比原来延误了一年,并且分析评估,如果要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预计还需要6~8年,而且不得不再砸进去3.5亿美元。
后来,通过将开发方式切换为敏捷开发,才得以挽救和收尾(使用了5%的预算和20月的时间)。那什么是敏捷开发?
"敏捷"这个词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一场秘密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作者和另外16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共同拟定的众所周知的《敏捷软件开发宣言》,并且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价值:人胜过流程,可以使用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件,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应对变化胜过遵循计划,当时的这个宣言其实只是一个价值的架构,还谈不上是个方法论。
后来经过演化,在软件行业,形成了所谓的“迭代式增值软件开发过程”,它把一个复杂开发周期长的任务分解为很多短期可以完成任务,这样一个周期就是一次迭代的过程,同时,每一次迭代都能看到一个可以交付的结果或产品。这个产品可以展示给那些关心这个产品的人(客户),从他们获取反馈,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团队也能近乎实时地看到反馈,从而检查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在往正确的方向前进?结果是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如果改善目前做的事情?如何能更快更好完成?有哪些潜在的障碍?
这也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1.2 Scrum
敏捷的英文应该是Agile,所以在前面我们的提到的TAPD(腾讯的敏捷开发工具)中的A,就是Agile。为什么作者把这种理念称为Scrum呢?这个词原本是橄榄球运动当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愿意是团队通力合作,场内传球,这个过程需要认真的配合,信念一致和目标明确,而这个过程完美的体现了作者对于一个敏捷开发团队的所有要求,因此他把这种开发方式定义为Scrum,寓意大家要像一起打橄榄球一样,动作要快,激情澎湃。
在阅读中,我理解作者提到了Scrum的两个重要思想源头:一个是在空军服役期间的OODA(观察-导向-决定-行动),这个后面详说;另一个是丰田生产方式,也就是我们在《精益工作法》:去掉不创造价值环节提到的精益生产和精益工作法。
而后一个来源也挺搞笑,因为它开始是源于美国,二战后,美国派出了麦克阿瑟驻扎日本,并带去了一些管理专家帮助日本,当时就有提出PDCA循环的戴明,后来日本企业就将戴明的PDCA提倡的持续改进发扬光大, 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丰田生产方式(TPS),而Scrum又是借鉴TPS,也就是说是从PDCA-TPS-Scrum。
在书中,我还读到一层意思,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根据环境和反馈,快速判断和调整,要优于对自上而下事无巨细的计划的执行,而这种调整可能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规则。作者提到他在中洲计算机服务公司工作时,认识了MTI的人工智能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后者正在研究机器人,而且他发明了一个6条腿的机器人,每条腿上分别安装了一个大脑,只给它设定简单的规则:“前进、后退,不要撞到其它腿”,有趣的是,启动后,机器人开始是摇摇摆摆,然后撞到什么东西后,就根据环境建立数据库,让部件自动配合,调整行为,而不是提前设定好行动的路径。而这个和作者在越南接受训练时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通过OODA,从环境中获取数据,采取果断行动,获取反馈,再行动。
2 为什么Scrum会有效?
为什么Scrum可以提高效率?书中提到了很多原因,其中也包括我们在《精益工作法》:去掉不创造价值环节中提到的流动,可视化等,下面我选择我认为启发最大的3个:OODA循环,聚焦团队,冲刺。
2.1 OODA
OODA是作者在空军服役期间学到的一种训练方式,下面这张图很好的展示了OODA的基本思路:
① 观察(Observe)
观察指的是我们要看清外部的情形,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观察意味着要摆脱自身的局限性,看到周围所有情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
②导向(Orient)
导向指的是,在观察到的环境的情况下,你能够采取哪些行动的方向。它不仅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还跟你看到什么有关系,你能够给自己创造出多少行动的选项?这受到了多重因素影响,如基因遗传,文化传统和先前经验等。
③决定(Decide)
观察和导向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决定,也就是说我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④行动(Act)
接下来就是实际的行动,这个行动会产生新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用于让我们的客户进行判断,根据反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Scrum要求团队定期进出一定新成果,就是为了看一看这些新成果能够产生多少价值?人们的反应如何?这些反馈就可以调整在下一个冲程的阶段,从而建立一个循环的反馈回路,有助于使得整个的活动是往着价值增值方向前进。
而这个循环的迭代,就类似于前面的机器人依据简单的原则,形成自适应进化的过程。
2.2聚焦团队
团队力量大于个人,书中提到,个人之间产生的价值差距最多10倍,而不同团队的产出可能相差成百上千。关于Scrum方法的中团队,有两个重要启发:团队规模和信息饱和度。
①团队规模
团队一般7个人比较好,可以多2个,或者少2个。如果超过9个,效率反而下降,为什么?这和如何突破我们处理信息的瓶颈——7±2?提到的人的处理能力有关,本书也引用George Miiler 1956年的研究,人们的信息处理带宽和短期记忆都和神奇的数字7有关,而后来研究表明,这个研究是错的,因为2001年密苏里大学的Nelson Cowan表明,人的短期记忆不是7样,而是4样。
②沟通饱和度
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在20世纪90,贝尔实验室的吉姆.考尼斯应邀前往宝蓝软件公司研究该公司产品开发中的问题,他发现有个团队,8个程序员花了31周总共完成的1万多行程序代码,也就意味着他每个成员每个星期平均写了1000行代码,这样的记录远远超过了其它的团队,他很好奇他们什么之做到。后来通过详细跟踪不同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情况以及信息流向,从中找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沟通饱和度。
而在Scrum中共享工作清单和每日立会,刚好能很大程度提高沟通饱和度。而这和我一周的远程办公体验也相符,因为远程,我们通过TAPD共享了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对方的工作,并通过早会(早上半小时沟通一天工作)和晚报(晚上半小时,沟通一天进展),每个人更加知道如何去获取支持,和帮助别人。
为什么这样有效?我想到了系统!在系统架构1:系统架构-对系统的抽象和分析,我们提到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涌现,而这种涌现源于系统中要素的连接和互动。团队是个系统,团队的产出就取决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而沟通饱和度越高,就意味着这种互动越强,自然协作更容易促成,效率自然就高。
2.3 冲刺
冲刺指的是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通常是1~2周),围绕着一个可交付的成果,大家一起努力。作者是受到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启发,这个实验室涌现了很多创新成果,包括机器人,电子墨水,新型的音频解码等。他们产出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则是:每三个星期每个团队必须公开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果这个成果既不实用也不酷,它就会被就会被毙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就不断地做出新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可以获得反馈的意见。
可以设想,如果一个项目,你在完工之前你得不到任何反馈,甚至要得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得到反馈,如果方向错了,调整的代价会很高。如果能够把这个反馈的时间调整到以月,甚至以周为单位,这样就能够快速调整,和OODA形成配合。
3 如何实施?
前面介绍了什么是Scrum以及它的有效的原因。我们具体如何实施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很多建议,并且在最后也给出了10条,为了便于记忆,我把总结成6条,同时也穿插一些我在工作中的实际体验。
3.1 选人
Scrum的人是包括三类:
①产品负责人,也就是必须知道自己的客户和需求是什么,团队需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需要完成什么产品或取得什么成果?并全面考虑风险与回报;
②团队。真正完成产品和成果的人,是实际落地的人;
③Scrum主管。就是负责培训成员,并确保Scrum得到正确应用的人,帮助团队消除障碍。
在实际工作中,我理解①和③很多是兼任的,且同时也是②中的成员。
3.2 拟定和评估清单
虽然前面提到瀑布式开发的不足,但这也并不意味着Scrum开发是完全不需要计划,Scrum强调的是不能盲目遵循规划。如果没有规划,只会陷入短期的行动中,只不过Scrum强调的是要在开始拟定完成产品和成果,所需要完成所有事项清单,而且这个清单贯穿项目的从头到尾,相当于一个产品研发的"路线图",无论任何时间,如果想要知道一个团队所有事项,这个清单是唯一具有参考的依据,而且它只有一份,但是会在执行中动态调整。
而调整的前提就是要评估优先级,书中提到了一个三环模型,评估待办清单的优先级,他推荐优先去做能够快速带来80%价值的那些20%的事情。此外还需要评估事项的完成难度,不是用所需小时数,因为人们很难精准评估,而是要用相对难度,比如高、中、低,更好的方式,作者推荐用斐波拉契数列(1,2,3,5,8,13……)去衡量难度点数,并用所有条目的点数相加衡量团队的工作量。
在我的工作中,我们是用开发计划进行长期的规划(整个项目周期),用OKR进行中期的规划(1~3个月)。
3.3 冲刺规划会
冲刺规划会也就是在一个冲刺周期内(通常是一周),我们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数,而且是按优先级来的。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是每周一上午,用2-3小时确定我们一周要解决的问题、达成的结果和需要做的事情。
3.4 工作透明化
工作的透明化,看板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其中表明你的待办事项、进行中和已完成的事项。目前有很多工具都能够满足这一点,比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TAPD,还有Teambition,它能够让每一个成员看到彼此之间的工作条目以及进展,很好符合了“沟通饱和度”的概念。
3.5 每日立会
这是Scrum的一个重要活力源,每天早上15分钟,团队成员沟通要每日工作,书中给出的三个建议问题是:
①你昨天做了什么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②今天你打算做什么来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③什么因素阻碍了团队的前进之路?
而我们现在是通过早会(今天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支持)和晚报(今天有什么进展?)来进行每日的例会,而且相对在办公室,我发现通过远程虚拟会议,更容易组织。
3.6 展示和回顾
展示就是冲刺结束,看看达成了什么结果,解决了什么问题。要展示给用户看,从而获取反馈,支持下一次改善。
回顾,就是我们反思冲刺中,哪些做的比较好?哪些是比较顺利的?哪些事情应该做的更好?在下一个阶段当中就可以做出改善。非常重要一点,不要将团队中某一个人当做是责备对象,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流程上,认真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忽略了什么?怎么样才能够加快工作进度?作为一个团队,大家可能需要对自己的流程和结果负责,集思广益,共同去解决解决之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4 总结
以上就是结合工作,和你分享阅读《敏捷革命》的一些感悟,敏捷革命的一些关键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① Scrum(敏捷开发)软件行业,也适用于其它的行业,核心是快速交付可用产品/结果,获得反馈,进行调整;
②它的核心理念源于空中训练的OODA循环和精益思想;
③Scrum团队最好控制在3~9人,并利用工作透明化、每日立会等方式,提升“沟通饱和度”;
④Scrum冲刺周期最好固定(通常1周),并通过展示和回顾,持续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