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率居高不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信息部门还是企业领导层,往往低估了转型过程的复杂性,仅从技术角度分析,便已潜藏着众多隐患。至于数字化系统软件,是选择第三方解决方案还是自主研发更为适宜?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在于选型阶段。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倾向于选择第三方软件公司的产品。然而,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不容忽视:

1.选大厂还是选小公司的产品?

在此问题上,大多数传统企业倾向于选择大厂产品,因为它们的产品功能、相关方案和行业经验相对成熟。相比之下,小公司的产品在这些方面可能稍显不足。然而,大厂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价格过高,许多企业难以承受;功能虽多,但架构过于复杂,导致功能浪费;特别是实施能力常常成为大厂的短板。通常情况下,方案由总部制定,但执行却由本地团队负责,这导致方案与实施之间脱节,方案承诺难以实现。此外,售后服务价格和机制缺乏弹性,服务响应缓慢。因此,不难看出,大厂的产品在落地实施方面有时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可能出现店大欺客的情况,这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带来了技术风险。

另一方面,小型软件公司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尽管在方案和行业经验上可能不如大厂,但它们的产品性价比高、服务意识强,功能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在实施过程中,创始人团队亲自参与,确保了在落地实现上的优势。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大厂产品过于昂贵,考虑性价比更高的小厂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老杨多年从事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大型软件公司还是小型作坊,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通常情况下,企业领导更倾向于选择大厂的方案,但从实际落地应用的效果来看,小软件公司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觑。最关键的是,企业相关部门如何进行有效配合。

2.购买标准软件要不要在实施过程搞二次开发?

在选择软件时,许多传统企业会面临这样的困境:需求繁多,若选择标准软件,则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个性化需求。这时,企业必须做出选择:是优先利用标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还是从一开始就开发所有所需功能?

众所周知,软件的二次开发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带来风险。一些企业的业务部门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往往追求功能的全面性,要求软件在引进之初就满足所有功能需求,并在标准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而软件公司为了项目的规模和利润,往往对业务部门的需求全盘接受,甚至希望越多越好。结果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需求不明确,频繁变更,使得软件实施周期不断延长,无计划的二次开发也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重大隐患。这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无疑是一个技术性的“大坑”。最终,标准版的系统被无节制地修改得面目全非,在应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这样的系统怎么可能用得好呢?

因此,老杨的建议是:在数字化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需求多少,都必须做好实现规划,并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首先使用标准版软件,在此基础上发现更多需求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二次开发,以将项目实施风险降至最低。

3.买本地部署还是购买SAAS?

这是一个关于数字化建设成本的议题。

本地部署需要服务器等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及一定的硬件基础投入。例如,购买SAAS版软件可能一开始的投入门槛较低,供应商也会做出各种承诺,比如系统更安全、无需服务器硬件投入、供应商还会免费进行系统升级等等。这可能会吸引一些注重成本的企业选择SAAS软件。

但老杨要强调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软件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一些SAAS软件供应商一开始门槛很低,但存在许多消费陷阱,例如存储空间限制、应用功能限制等。一旦企业深入应用,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各种费用。还有,供应商所承诺的各种升级,最终往往发现并未实现。

SAAS软件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受技术框架的限制,不能按企业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只能有什么用什么,不接受个性化定制。如果企业终止续费,那么前期的应用数据将付诸东流。虽然SAAS软件承诺提供数据下载功能,但下载的数据缺乏业务逻辑性,无法复用,基本无利用价值。

而软件本地部署的优势就在于不受技术框架限制,可进行二次开发,即使不需要软件公司提供服务了,系统仍可正常使用,登录系统数据仍可查询。

因此,企业数字化建设是选择购买SAAS版软件还是本地部署版,我认为这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及能力,需要从数据的安全、应用等长期角度进行考虑,同时也要从成本方面进行长期综合测算。有时候长期测算下来,SAAS版软件并不一定比本地部署的软件便宜。

这就是企业数字化建设从技术角度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之间的矛盾,有的企业购买了便宜看似功能一样的软件产品,但在应用以后才发现各种问题,功能上技术上都满足不了需求,最后不得以进行重构,几经折腾数字化建设成本也是不断攀升,影响数字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从以上不难看出,在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如果购买标准软件将会面临各种的问题,那么企业自研或自建软件系统是不是就可避免以上问题呢?

不一定!

撇开业务需求侧的问题,我们从技术方面来分析:

部分有实力的头部企业,为了满足业务需求纷纷成立了软件开发部门或者内部数科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三方软件公司需求响应慢或者是技术壁垒的问题,但从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及风险,比如:

1.对于整个企业技术平台的搭建,如缺乏统一的规划及规范的管理,后期也会有技术孤岛的情况发生。

2.对于主流技术架构的选择,会存在最新、流行、老旧的架构选择,最新的技术可能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而当前流行的技术架构虽然应用面广、相对成熟但存在短时间内被取代的风险,老旧的架构可能的优势就是稳定性强。所以这个时候,在技术方面的选择就是先进与稳定的矛盾,成熟与被取代的矛盾。

3.企业自己有开发团队,虽说打破了软件公司的技术壁垒,但随着而来的问题是公司的软件技术掌握在开发人员手中,如果不加强各种规范管理,那么开发人员的异动也将直接影响软件开发的进度、质量及后期的运维,影响数字化建设的效果体现。

从以上不难看出,不管是第三方软件公司,还是企业自身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在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管理不当就是各种风险、各种坑,也将影响数字化价值呈现。

因为技术即成本:软件产品本身需要费用,二次开发需要费用,各种接口需要费用,运维服务需要费用等。同时技术即风险,有多少软件不好用就是因为本身技术框架的问题,而这些技术问题又是多方面的,只能在前期做好规划、过程做好管理才能有效的解决大部分问题,将技术影响的因素降至最低,所以这也是部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原因所在,没有技术能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