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体制内企业一把手突然问公司的CIO:企业为什么要搞数字化,要达到什么目的?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却也十分复杂,估计1000个CIO会有1000个不同的答案。
可能有些CIO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送分题吗?
可以从国家顶层战略讲到公司战略,再讲到公司业务转型、流程梳理、最关键是降本增效,问题是一个搞技术的为一把手讲战略转型,领导会认可吗?
有些CIO可能会很迷茫:企业为什么搞数字化转型是我该考虑的吗?怎么感觉瞬间把CIO的技术思维瞬间提升到了总经理的高度。
其实以上这种现象在部分的传统企业里很普遍,一把手甚至领导层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甚至还处于连信息化与数字化概念都搞不清的地步,稀里糊涂的也就做了,等花了大量成本以后还在质疑数字化的概念。
还有的CIO可能会说:告诉一把手“搞数字化找死,不搞数字化等死”。
这句话可以说吗?
这都是十几年前的老梗了,哪个一把手没听说过,如此说过于敷衍,说了估计CIO的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
为什么企业一把手会突然问这样的问题?
老杨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一把手可能真的不懂数字化,也不关心数字化。
第二,对数字化的价值产生质疑。
第三,对CIO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
我们身处数字化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在生活中也在享受着各种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企业推行数字化却是如此的困难?很多企业数字化做了多年只看到一直投钱,却难以看到价值,原因何在?
企业领导都知道数字化转型这个名词,但大部分却不懂得如何去做。
老杨认为数字化首先转的是思想,是传统经验思维向数字化思维的转变。如果企业领导都没有数字化的思想、意识,还沉醉于传统经验管理,信息部门无论引进多少系统、每天累的上蹿下跳,也就如拉磨的毛驴,所做的任何付出与投入都是在转圈圈,做无用功。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
在老杨看来迫使大部分传统企业领导主动拥抱数字化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管理上的需求。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快速扩张的业务已经在逼迫领导者不得不做出管理转型。比如某企业的电商业务做的非常好,每天订单几十万或者上百万。如果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时候订单管理系统就起了重大的作用,提升了工作效率。如果企业还是靠堆人头,人力成本高不说,还会带来各种管理混乱。所以不难看出,在高速扩张的业务模式下,传统经验管理已处于失控的边缘,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来维系这种平衡。那么,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是一种不错的管理尝试。
第二,行业的压力。
企业领导看到行业企业已经在进行数字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会对未来市场模式产生一种不可控的压力。于是也需要借鉴与引进同行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做尝试,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盲目追与照抄。这种结果会怎样呢?某企业CIO说:“假如把数字化比作一副中药,企业还是先搞清楚自己的病症是什么,如果盲目尝试不同药方,未必能药到病除,甚至有可能送命。”
第三,生存的压力。
当前大部分传统企业还是习惯了高GDP增速带来的红利。现在红利消失了,市场低迷了,企业也迷茫了,有了生存压力,降本增效是最常见的引进数字化的原因之一。某些企业一把手甚至给信息部门下达了硬指标,引进一套系统必须明确裁多少人、省多少钱,需要将数字化价值明确的量化。而实现过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部门面对一把手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很是头痛与无奈。一些企业CIO将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比喻为“唐僧取经”般磨难重重,这也不无道理。
为什么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数字化,最后都难以看到成果?被一把手所质疑?
说起这个原因肯定又是各种客观因素一箩筐,老杨认为首先我们还是要回归建设数字化的初心。
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在风风火火的大兴数字化土木,什么中台、平台各种流行的、高大上的名词概念能上的都给上了。其实真实情况是:很多企业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用系统解决人工无法做的问题就行。也就是说,做数字化建设就是要解决痛点问题,痛点即价值!但很多企业从一开始初心就错了,将数字化做成了政绩化。而有时候一把手对数字化有太高的期望,总是“跃进式”思维,即要求大跨度、实现飞跃式,总是忽略基础建设。要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多少数字化项目建设失败是毁于企业的基础能力问题。
所以,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需要一个正确的建设与推进策略。比如现在大部分传统企业从一开始就不做数字化规划,数字化建设等同于战国时代,一团乱,比如信息部门、业务部门都可以引进与建设系统,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如果这个时候企业正处于规模快速扩张时,流程变革较多,一定要注意流程和数据的标准化,不然以后数据治理会很痛苦。所以老杨感觉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做到深处都是在填坑,什么数据治理、数据清洗,名词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不就是为之前的混乱管理填坑吗?前期规范不科学,后期建设两行泪,推倒重构的案例太多了。
为什么数字化的价值体现难?
引用群内某企业CIO的话:“核心是数字化价值太难量化, 真正懂数字化的领导又很少,其实现在的领导见识也不少了,但是还是抱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搞数字化工作,就很难开展。数字化真不能急功近利,技术变革影响世界都是缓慢的,但在现实企业中技术永远是短期被高估,长期被低估。”